时间:2025年11月13日 14:00~15:30
腾讯会议:802 496 154
报告题目: 填埋场存量垃圾的有机碳存量及其高值利用路径探讨
报告内容:
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重要的碳资源储存场所,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本研究构建了填埋场有机碳的“固-液-气”三相耦合转化模型,对346个中国城市的填埋场碳存量进行了测算评估。研究表明,我国填埋场历史碳存量高达5亿吨。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综合使用填埋处置减量、填埋气收集和填埋场修复治理等干预措施,到2030年可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负碳”转型,其中填埋场存量有机碳开采利用的贡献率占52.3%。为进一步探讨填埋场有机碳的高值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途径,开展了塑料废弃物催化热解的小试和中试研究,提出存量塑料热解利用的难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报告专家:

周传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江苏省“双创”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计划,耶鲁大学访问学者,Waste Management副主编、Circular Economy青年编委。研究方向为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主要从事城市代谢与固废信息学、厨余垃圾与塑料垃圾资源化、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垃圾分类管理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基线研究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在江苏、浙江、山东、广西等地开展了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和退役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工程等应用示范。在Nature Cities、Innovation Geoscience, 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总被引6000余次,获授权专利与软著6项,参编与审查垃圾行业国家标准2项,主编地方与团体标准2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二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普视频二等奖等奖励。